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东南网视频> 东南会客厅 > 正文
诗人哈雷:零点过后将夜色逼退
www.fjsen.com 2011-01-26 21:08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主持 郑窈 策划 郑窈 摄制 陈嘉亮 李涛 黄坚

 

 

    诗人哈雷1月25日做客东南网演播厅,讲述他与诗歌的情缘,提出打造“诗歌榕城”。哈雷还与网友们分享了诗家与榕城之间的绵绵情意,以及他们如何成就了一座城市与诗歌的千年情缘。

     一大批优秀诗人曾活跃在这座城市

    福州,这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更是一座充满诗意的城市。

   “诗歌是这个城市的集体记忆。”哈雷说,“两千多年来,诗家与福州绵绵不绝之情,成就了这座城市与诗歌的千年情缘。”

    从唐末至五代,中原入闽文人多,福州诗歌创作便逐渐繁盛,宋代进入鼎盛时期。福州本籍和客籍诗人交相辉映,名家名作迭出。鸦片战争之后,福州的诗歌创作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思想,主要的诗人有梁章钜、林则徐、张际亮、林昌彝、魏秀仁、陈宝琛、林纾、严复、陈衍、何振岱、林旭、林之夏、林文等。抗日战争前夕,郁达夫、蒲风、杨骚、董秋芳、楼适夷、雷石榆等作家、诗人先后来到福州,组织文艺团体,召开诗歌座谈会,出版文艺刊物或借报纸副刊开辟园地,福州诗歌创作更趋活跃。20世纪20~40年代,福州及客籍福州的主要诗人有郁达夫、郑振铎、冰心、胡也频、林徽因、楼适夷、沈祖牟、邓拓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老年诗人复出,青年诗人不断涌现,福州诗坛上一派繁荣景象。其中郭风、蔡其矫、舒婷、朱谷忠、蒋夷牧、陈侣白、哈雷、谢宜兴、伊路、吕德安、曾宏、大荒等在省内外诗坛皆享有盛誉。同时,各大诗歌民刊也纷纷涌现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相续出现的诗歌民刊或社团有“野烟”学社,“星期五诗群”,“新大陆”诗社,白沙诗社,福州大学潮韵诗社、钟声文学社,以及后面出现的《丑石》、《绿色龙》、《博+勃》、《反克》、《散文诗天地》等。

    哈雷表示,从诗歌创作到诗歌朗诵多元化表现形式,有了贯通古今的诗歌文化,福州,这片海西热土,才会血脉流畅,风姿卓然;朗诵是让诗歌走入大众之中的审美形式,也让福州平添别样气质和柔情。如果诗人和朗诵艺术家一起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让翠鸟的声音在福州上空长鸣”,福州打造成一个永远的“诗城”将不是奢望!

    诗歌,是这座城市幸福的底色

   “在这座城市的变迁中,福州诗人如城市一曲幸福之歌,吟唱着那一段段美妙的乐章。诗歌,浸润福州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成为这座城市幸福的底色;诗歌,渗透进城市的每一寸肌理,成为城市之根、城市之脉、城市之魂。”对于诗歌在福州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哈雷由衷地赞叹到。

  “诗歌,在社会更迭中,让这座城市的文化图景五彩斑斓。”哈雷认为,如果把诗作为维系这个城市与市民之间的精神纽带的话,这样的诗歌,不仅仅包括这个城市所拥有的诗意栖居的优雅与包容,还可能产生亘古留存的经典作品。“对于这样一座充溢着文化的城市,生活在这里的人是幸福的,生活在这里的人是快乐的,生活在这里的人是诗意的,生活在这里的人是文化的。”

    打造诗歌城,让福州重新充满诗意

   “透过这座城市文化表情的多种样态,考量诗城福州的文化之旅,在文明和谐的城市底色上,诗意,已成长为福州人共同的文化心灵。”哈雷表示,“一座城市有自己鲜明的文化个性,市民才能共享一份独特的文化记忆,这份记忆唤起的是市民对城市的文化认同,从而形成独有的城市精神。”

    福州地处福建省会,历来诗风昌盛。从唐至现代,榕城也从来不缺诗人和诗歌,也就自然不乏诗意。因此,当下人们自然有理由问:今天的福州何时能还原成为一座充满诗意的城市?

    据了解,哈雷还曾提出“福州诗歌城”这一概念,建议把福州诗歌这一特色城市文化,打造成一个品牌。而后,在哈雷的策划下,以罕见的速度组织福州诗人举办了一系列的诗歌活动。一年多的时间,福州市作协举办各类诗歌活动达30多个,社会各界也对这些活动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许多人因为福州作协的诗歌活动而走近诗歌、走近作协,涌现一幕幕感人的故事。

   人物介绍

    哈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编审,福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插队于闽东高寒山区,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任《生活·创造》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作品近400万字,著述出版《纯粹阅读》、《平常心》、《寻美福建》、《阳光标志》、《白色情绪》、《零点过后》等八种。(黄坚 谢添实 郑窈)

责任编辑:陈嘉亮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