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访谈| 壹周谈| 原创微视频| 直播| 微电影| 专题| 往期| 团队 业务洽谈/视频爆料电话
0591 - 87079316
东南网视频> 专题> 文脉颂中华> 新媒聚焦 正文

徐艺乙: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与创造

发布日期:2018-08-16   播放时长:   来源:“非遗思维”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李涛

传统手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对象之一。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有五个方面的保护对象:一、口头文学;二、表演艺术;三、民俗与节庆;四、关于宇宙与自然界的知识与实践;五,传统手工艺。在我国的保护实践中,为便于工作,将传统手工艺分成两块,一个是传统美术,一个是传统技艺

传统手工艺,是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项目,是过去劳动者的生活方式的重要的物质基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予以高度重视。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五年计划的建议中,要求“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随后,文化部、工信部、财政部为落实中央文件指示精神,制定了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第一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对传统工艺下了一个定义:“该计划中的传统工艺是指具有历史传承,与民众生活联系紧密,富有民族风格或地域特色的工艺品种和技艺。其产品多采用天然原材料,主要采用手工劳动的方式制作。传统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生活中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传统工艺的核心是手工技艺的个性化制作,是人与技艺的和谐统一,凝聚着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对技艺的纯熟表现、对美的感知和理解,具有唯一性,这是工业化生产无法替代的。

传统工艺又叫传统手工艺。从传统手工艺的内在发展规律来看,传统手工艺是指:在前工业时期、以手工劳动的方式对某种材料(或多种材料)施以某种手段(或多种手段)使之改变形态的过程及其产品。

传统手工艺的定义中涉及到三个关键词,材料,工艺,形态。进行手工艺的研究,要以其内在的、本质的要素为对象。谈手工艺的历史、手工艺的经济、手工艺的美学等都是围绕着其外围因素去谈的。如果只研究外在的因素,而忽视其内在的要素的研究,这样的研究是残缺的。应该着重从这三个方面去解决。

先来看一下手工艺这三个字。

手工艺的创造,最为关键的是人,具体实施的是人的手。手是每个正常人都有的肢体,每天都在使用,但是从来都没有从手工艺的角度去仔细的研究。人的手上有29块骨头,这些骨头由123条韧带联系在一起,由35条强劲的肌肉来牵引,而控制这些肌肉的是48条神经。滋养整个手掌的是30多条动脉以及数量众多的小血管。人的手指经过训练是十分灵敏的,可以感觉到振幅只有0.00002毫米的振动。人的手的生理构造是这样,构造很奇妙,完全是自然的造化。现在也有很多人工智能产业去做机器人,造出来的机器人的手都不太自然,不是很真实。人之手是大自然的造化,每个人都得到了这样的恩惠。这样的手经过训练,可以感觉到0.00002振幅的变化,这个变化非常微小,0.00002,就是说小数点后面五位数,这个变化非常微妙的,只有经常训练的手才能达到这样的灵敏程度。

“工”字,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中间一竖是人。顶天立地的人属于这样一个工。“工”是巧妙的,是中国人的智慧,许慎《说文解字》 “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引伸之凡善其事曰工。凡工之属皆从工。”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工盖器物之名也。”这些解释加在一起就是人们对工字的一个认识认识历史过程。

“艺”甲骨文的“艺”字,最早是一个劳动妇女,手上捧着一个麦穗,意思就是种子,在河南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当中就有这个字。这个“艺”也有着很深邃的意思,一直发展到后来,到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发展到六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孔子曾要求学生要六艺俱全,就是人要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这个命题一直到几百年以后,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才提出人的全面发展。事实上中国的老祖宗早就提出这样的命题,所以东方和西方的智慧的来源是不一样的。

如何去活化传统手工艺,使之能够在现代的生活中应用?学术一点的说法就是在现代生活背景下的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与创造。创新与创造,是始终缠绕着研究者和从业人员的重要问题。很多时候都在为传统与创新与创造的问题在打架,很多的专家也议论纷纷,造成一定程度的思想混乱。

何谓创新(TRIV,拉丁文Teoriya Resheniya Izobreatatelskikh Zadatch)?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创造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 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实际上我们的传统也是不断地创新。历朝历代的手工艺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将技艺往前推一点点一点点,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形成如此厚重的传统。创新和传统是怎么关系?台湾的一个工艺大师陈万能讲了这么一句话,“传统就是昨天的创新,创新就是明天的传统”。这段话虽然很简单,朴实无华的两句话,但是把传统和创新的辩证关系交代很清楚。现在的传统就是在不断的、历朝历代的不断创新中形成的。我们现在可不可以进行创新?当然可以进行创新。但现在传统手工艺的创新,要在“吃透”传统基础之上,掌握传统手工艺的发展规律,了解材料特性和工艺特点,才能进行新的创造。如此,这样的创新才是有价值的。会得到专家的认可,得到市场的接受,得到同行的赞扬。

对于传统手工艺这个行业来说,更新的情况比较多,实际操作时就是“再做一次”。再做一次,有很多人以为不是创新,但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就是创新。因为每一次做东西,哪怕是做一样东西,对于个体的手艺人来讲,手的体验和心理的体验都是不一样的,每一次都是完全全新的创造的体验。这样的体验,只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传统手工艺中存在。局部的改变,这个也是允许的。现在很多的成型的工艺品、家具以及一些用品,都是历朝历代的不断的局部更新、局部改造,成为现在这个样式,成为传统,这样的创新才真正的创新。所以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我们的基本态度。毛主席曾经说过一句话叫“推陈出新”。特别是现在强调的创新,对于传统工艺来讲,这样的创新就是推陈出新。

具体来讲,传统手工艺的主要创新途径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对材料的把握,成就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以及对自然界事物的物理与物性之认识的相关知识。现今去发现一个新的材料,几乎已经没有可能性。因为中国的先人很聪明,经过了大量的、反复的实验,知道了什么样的材料,适合什么样的工艺,适合做什么样的东西。所以中国人对于材料的认识是很深刻的,和西方是不太一样的。西方人认识材料主要是通过显微镜等工具去探索微观世界。这些方法中国也有,因为方法的原因,而且可能比西方还要细。另外中国人还多了一个方面,即对物性的认识。就是中国人对物体性格的基本认识,是寒性的还是温性的?还是暖性的?这样的认识是西方没有的。这样的经验总结,中国在明代的时候就已经形成。所以我们现在站在传统手工艺的角度看《本草纲目》,就是一本最好的材料学著作。因为李约瑟在其《中国科技史》中提到这本书,一下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但是《本草纲目》在中医学界,始终只被认为是一本关于博物学的书,而不是一本药学著作,就是因为里面涉及的知识很广阔。那么从传统手工艺的角度看,《本草纲目》对传统手工艺所使用的各种材料的认识很透彻、很细致,特别是对哪一种材料什么性格,是寒性的还是温性的?还是暖性的?做成东西是否对人的身体有益?传统的材料和材料学中的关于物性的认识是中国人的创造。

对材料,也不是完全没有创新的空间,要进行创新,就得认真学习传统。像荣昌陶,使用的陶土收缩率是介乎于江苏的宜兴陶和云南的建水陶之间,不算太高,但也不低。因为收缩率最高的是建水陶,达百分之二十左右,而宜兴陶的收缩率低于百分之十。荣昌陶的收缩率在这两者之间,但还是太过细腻。这样的细陶土在解放前专门用来做泡菜坛子,泡出的泡菜口感很好。要想进行创新,就要先改造陶土。所以,荣昌的一位工艺大师,觉得原来的陶土太细腻,做成的陶器容易变形,他就用原来的陶土在烧结以后,重新磨碎了,将生料和熟料混在一起,以减少其材料的收缩率,增加其可塑性。这样的新陶土就可以用来做其他物品了,如做成壶,做成罐子,做成其他的样式,也很漂亮。这个是典型的材料的创新。另外如茶叶,茶叶的品质差不多。做茶的老艺人都知道怎么选怎么炒,同样茶叶经不同的人处理,可能就出来不一样的茶叶,不一样的香味,所以才会有不同种类的茶叶。材料的创新,不是说不能创新,而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创新的空间不多。当然要进行这样的创新,首先必须认真地学习传统,研究传统发展的规律,当传统成为自己的技能时,才有可能进行创新。

工艺的创新。

工艺,是一种处理材料的手段,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地形成了工艺的传统,所以手工艺的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的工艺。工艺的传统历史悠久,留给现代人的创新空间也是很小。湖北长盛川茶叶,其主要传承人把整个过程的传统都吃透、研究透,每个进入公司的新人也要按照传统的手工的方法去研习做一遍,了解前辈做制作时的艰难困苦。因为长盛川是个老字号,中国最早做黑茶的,就是这个老字号长盛川。现在公司的车间里很干净,很现代化,有各种传感器,各种输送带,各种不知名的机械,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少手工劳动的强度,保持了制作的核心技艺。所以,创新保持核心技艺,这不是口号,真正实践的时候很困难,要攻克许多电子、机械等方面的难关,但是他们坚持下来了,做的效果很好,做出的产品和手工制作的产品相差不是很多。但完全手工制作的还在生产,以满足一些高端人群的特殊需求;而机械化生产的产品,则可以满足大众的提高生活的需求。在苏州老字号李良济药业,一家专门过去以中药煎制为主业的企业,制作时的劳动强度很大,而且人很累,必须看着火候。现在就在研究传统工艺技术的基础之上,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先解决火候,将过去不可控的、凭眼睛看的,变成可以用电子技术控制的。过去的能源是柴火,现在换成天然气,用一些装置定量供应,就变成可控的了。那些需要熬制的冬天用的药膏、平时喝的药汤,都还是一锅一锅的去做,整个的过程完全符合传统工艺技术的要求,产品也符合现代的质量要求。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一部分机械、电子技术,采用了现代的质量管理体系,在最大限度上保持了传统工艺技术的核心,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现在这个企业发展势头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现在有一些家具的髹漆工艺,说起来是创新,实际上是偷工减料。过去的家具髹漆,必须采用传统的生漆,以求最大限度的和木材进行结合。将生漆调稀了以后,用丝棉蘸上一点点,一点点擦拭上去。擦个十遍、二十遍,看上去像没上漆一样。按照传统的工艺技术的要求,髹漆要髹到22遍左右时,家具上才能看到一点点亚光。但现在很多企业偷工减料,用普通的化学漆先上一遍,使木头的毛孔全部封上,然后再用生漆在上面刷个两遍,表面看上去象髹漆几十遍的效果。当然,这样做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时间不长,就会起壳、掉漆。所以,这就不是创新,有的时候也要防止这种假创新。

技术是需要磨练的。刺绣大师李娥英曾说过一句话“没有技哪有艺?”强调的是先要有技术,然后才有艺术。这样说的是符合传统手工艺的规律的。手艺人对于技术的磨练是很重视,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在练习技术。大部分能够成功的手艺人都是智慧加上时间,加上不断地练习,才能成功的。有的时候做泥塑的手艺人随手这么一捏,就是一个很好的造型,这样就很不容易。看似很随意,实际上有着几十年的功夫基础。像宜兴的紫砂壶的著名的艺人吕尧臣的技术,现在应该是出拔萃的,他还有着自己独创的绞胎泥的制作工艺。他年轻的时候曾经经历过计件工资,这样的一种训练,据他自己回忆,对他的工艺技术的形成是起到很大作用的。就是一天到晚都不断的在摸泥壶,熟悉泥性,熟悉造型,而且还要符合质量标准。计件工资是:基本工资加超出指标的提成。所以到月底他的工资总比别人多,他的生活也比别人好。他的出色之处,就在于做得又快又好。如何才能做得又快越好?就必须对技术有很全面的把握。很多人技术很好,速度快不了,而且还美其名曰“慢工出细活”。又快又好,这对于手艺人来说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一般人做不到。做手艺的人,做到又快又好,眼光要好,技术要好,要眼到心到手到,这就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能够达到这样的要求的人不多。

形态的创新。

作为传统工艺最终的表现方式,形态是很重要的。对于从事传统手工艺的人来说,形态更为重要。因为所有对传统的认识,对传统的学习和自己对传统工艺的磨练和收获,都会表现出来,表现形式就是传统工艺品。东西做得越好,就能充分地反映这些因素,被改变了的形态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审美理想和精神世界的相关知识的总和。

形态的创新,非常不容易,必须是对传统的形态完全吃透,并且全盘接受,全部消化以后,然后去掉糟粕的部分,把精华的部分放大,这个是考验手艺人胆识的一件事。在前面谈到创新的问题时,认为比较适合这个行当的是“推陈出新”,这四个字要真正落实的时候是很难做到的。北京的一个设计师成立了一家叫“传习”的工坊,做的家具既是传统的,又有现代气息。这个人毕业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原先学平面设计,毕业了以后就找了一个维修传统家具的作坊,开始向老艺人学习相关的知识。然后就开始将旧家具进行拆装,在拆装的过程中了解了旧家具的榫卯结构,并且跟贩卖家具的人和老木工交朋友,去学习传统。在其新设计的家具中,完全都是榫卯结构。其基本造型,起名叫九宫格。所谓九宫格就是九个方块单位,这九个单位是可以自由组合、变化后,去形成新的造型。变化之后,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感觉。因为很多女同志都喜欢折腾,喜欢在家里重新布置,但家具很重,搬来搬去很费劲。这样的家具自身不是很重,搬来搬去不是太费劲,能够满足女同志喜欢折腾的心理。熟悉的朋友到你家里,每一次都有焕然一新的感觉。江苏省红木文化研究所的所长杨金荣大师创作的椅子,作者完全是学习传统家具出身,并且在学习传统红木家具的过程中,得到很多高手的指导和支持,如开料、选料、制作等。他去开料,同样的树段可以比别人多开出几块。因为红木的原木很多都是中间有虫洞的,如何在没有开料之前就看出虫洞的痕迹,这就需要眼光,他就能做这一点。

但是他最重要的本事还是对传统的明式家具的全面理解。对传统的完全理解,并且消化了这些传统,对传统家具的榫卯结构和造型也非常熟悉。所以这样的椅子一眼看过去,就是明式家具。但是在传世的或者出土的明式家具当中,找不到同样形态的东西,完全就是他的创造,这个也是创新,一种根本性的创新。但这样的创新是很难的,他有着30多年的制作传统家具的经验。除了这样的形态创新,平时还有面边压条一体化、多宾格上挠度等方面都有一系列的小范围的革新。正是这样的小范围的革新累积起来,才形成了这样的完全的创新。

(在云南艺术学院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018年度云南传统金属工艺创新人才培养”培训班上的授课,刘禹记录整理,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