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课到复课,不是背起书包就够了!心理专家支招:你需要做这三个准备
2022-11-24 15:26:57 来源:八闽生育关怀 责任编辑:李冰 我来说两句 |
受疫情影响,福州开启线上网课模式已有半个多月了。父母们纷纷吐槽,“网课20分钟,‘摸鱼’半小时,一看到孩子就忍不住发火”,巴不得立刻就复课。但即使是复课,也不是简单的“背上书包去上学”而已? 为了更好地帮助家长走出焦虑困境,科学面对亲子关系。11月13日,由福州市计生协会主办的的“健康知识进万家”疫情专题科普直播聚焦家长教育焦虑热点问题,共同探讨疫情当下,家长如何应对网课以及复课焦虑。 活动邀请福州市第八中学学生发展中心主任谢维兴做客直播间 情绪焦躁 先学会接纳 网课期间,孩子和家长都不同程度的处于情绪焦躁期。自律性差,缺少人际交流,迟睡晚起,懒懒散散,不能专注听课,学习效果不佳,又烦恼成绩下滑等等。 出现这些情况,其实是正常的,个体处于应激状态时,可以引起各种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如焦虑、愤怒、敌意和自怜等。 适度的负面情绪有助于我们提高对疫情的警惕,因此我们不必刻意压抑或完全否定这些负面情绪,一味地抗拒情绪只会使自已更加沉浸在负面思维和情绪中。接纳自己的焦躁情绪,调整自己的心态,接纳变化。 当然,也要保持自我觉察,负面情绪一旦过度甚至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和生理心理健康,必须引起重视,必要时进行调节。 专注力低 家庭成员协商着定规则 要尽可能减少焦躁,首先要建立起规律的生活学习习惯。 特别是对于计划性不够,自制力差的孩子,父母应该和孩子一起协商着规划学习计划,制定生活作息表。并适当监督,提醒孩子。 “这个生活学习习惯一定要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协商来制定的。规则要越详细越好,要有奖惩机制。”谢维兴强调。孩子参与制定的规则,执行力会更强。 较小的孩子,可以用抽盲盒或孩子喜欢的事物来鼓励、引导他执行。大一些的孩子,更应注重精神上的支持。 规则制定好后,一定要先放手,给孩子机会自觉执行。父母可以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或送杯水、递点水果的时间,走进孩子房间观察一下,或利用吃饭时间听听孩子对听课效果的反馈,也了解一下孩子的学习状态。 做好提前量 复课才不慌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复课也被提上议程。但复课不是简单地背上书包回学校,而要有一系列的准备。 首先是作息的调整。在家昼夜颠倒,睡到自然醒的孩子,应该开始陆续调整自己的生物钟了,根据上学规律制定睡觉和起床的闹钟,做到“身在家中,心先归校”的心理准备。 其次,鼓励孩子适当运动,可选择在小区里或家中进行拍球、跳绳、仰卧起坐、韵律操等运动,调动身体积极性。 再次,如果学业落下较多,可优先考虑先预习后期课堂的内容,在保证课堂的同时,再逐步弥补前期的功课。以免瞻前不顾后,两头丢。 亲子教育 温柔而坚定 在直播中,不少家长反馈,管不住孩子,怕管太严孩子逆反,或者和孩子制定规则没有用。 对此,谢维兴表示:“亲子教育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词‘温柔而坚定’。” 父母管教时,可以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但一定要站在同一个立场上。 高高在上的“控制”会让孩子感受不到爱与尊重,不适当的“坚定”就是被孩子“控制”的代名词。 只有建立在尊重(尊重孩子、尊重自己、尊重环境)基础上的“坚定”,才能真正管住孩子。 比如,孩子喜欢玩电子产品: 你别不一刀切地绝对说不,可以在孩子完成学业后给予他适当地玩乐机会作为放松。 但如果孩子一次两次都做不到自觉按规定掌控时间,那么要强制地执行当初的约定给予惩罚,不要心软。 再比如孩子感到学习很苦,跟不上,想懈怠: 不要一味责备,多鼓励孩子,允许孩子放慢步伐,去调整学习节奏,当下适当减轻任务量,只要孩子还在坚持,就是胜利。 特别是青少年,最大的问题,就是自由和责任矛盾。父母要给予他们一定的自由,但也要赋予他们自己的责任,不包办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不过度介入,积极地在自由和责任上找到平衡点。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