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视频 > 专题 > 正文

【协会领导谈体会】戴国发:深化改革建设,全力推动新时代计生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2-12-23 16:57:03 作者: 来源:福建省计划生育协会  责任编辑:占芷晗   我来说两句

戴国发

漳州市长泰区计生协会常务专职副会长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计生协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聚力深化计生协改革和建设,扎实落实“六项重点任务”,深入做好新型婚育文化建设、优生优育、生殖健康、计生家庭帮扶、权益维护、家庭健康促进等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全力推动新时代计生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深化改革和建设,贯彻落实“六项重点任务”

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和探索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的转型发展之路。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八代会”上对计划生育协会提出的“六项重点任务”的要求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农业农村部、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印发的《关于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家庭健康行动的实施意见》的有关要求,我曾带领长泰区计生协会拟定了以乡村振兴和生育关怀为抓手,构筑五大平台,从融入大局、服务民生出发,出台《漳州市长泰区计生女组长全面融入乡村振兴的行动方案》。以此为基础,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是一个常学常新,不断深化的过程。我国人口与家庭发展在国家和社会治理方面具有制度和体制优势,长泰区也在全面推进改革新阶段的过程中,于群众动员和群众基础方面积累了文化和组织优势,接下来,我也将充分规划,继往开来,推进“六项重点任务”,与区委乡村振兴战略布局相结合,通过引领计生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促进计生基层群众自治转型发展。

二深入做好重点项目及重点工作,全力推动新时代计生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1年7月2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正式公布,从组织实施好三孩生育政策,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等多层面、多部门、全周期提出了一揽子政策措施,开启了我国人口发展的新阶段。现如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进程中,要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我将继续带领长泰区计生协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良好人口环境。

在过去,长泰区落实关怀到位、服务到位,为优生优育事业及计生群众的幸福做出了长足贡献。在未来,我们将把“六项重点任务”与宣传推动“三孩政策”落地相结合、与倡导婚育新风营造良好生育环境相结合,深入开展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全力推动新时代计生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正确处理好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关系,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当前,我们应高度重视生育率下降的情况,但也不能过于忧虑。要清醒地认识到,生育水平的快速下降,是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的最主要因素,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才能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因此需要实施积极干预措施。我将带领区计生协会,加大新时代婚育文化建设,增强生育政策的针对性,选取试点,因地制宜,推行营造生育友好环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力求实现长泰区人口规模和结构平缓变动。

二是支持党中央、省委省政府构建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加快建设家庭友好型社会的举措。优化生育政策的关键是提高生育支持政策的针对性。针对“不愿生”问题,我们过往在开展青春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加强青少年婚恋教育,宣传倡导适龄婚育、代际和谐、性别平等、责任共担的新型家庭文化。如今,针对“不敢生”的问题,我们将以推进生育三孩,倡导家庭和谐,促进婚育新风等为目标,大力支持党中央与省委省政府构建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三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人口发展是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下一步,长泰区计生协会将探索一套切实可行的有效做法,倡导婚育新风,营造生育友好社会环境,为谱写“爱长泰、美长泰、兴长泰”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实基础,为建设长泰东部新兴产业新城注入持久动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