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视频 > 专题 > 正文

【健康科普】春季气温变化大 ,孩子“春捂”该怎么做

2023-03-15 17:04:22 作者: 来源:八闽生育关怀  责任编辑:李冰   我来说两句

孩子们总说有一种“冷”,叫做“我妈觉得我冷”但别忘了有一句歌词,叫做“听妈妈的话”因为妈妈说的 真的有道理↓↓别不信!“春捂”很有必要

春天,气温时高时低,温差较大,皮肤汗腺一会儿因寒冷而收缩,一会儿又因天热而毛孔舒展,来回反复就可能导致血压升高。此外,人体在经历了一个冬季的暖衣保护,自身调节机制已经适应了当前的动态平衡,如果过早脱去冬衣,体温调节机制来不及建立新的平衡。

一旦遇到“倒春寒”,我们会发现自己“不像秋天那么抗冻”,特别是以下几类人群,容易因不适应而受寒,甚至导致过敏性疾病、骨关节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即使孩子叫喊着热,日常穿衣也要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减衣服时,要先减上衣,后减下装。这是因为春天寒气多从地表散发,应注重下半身的保暖。古有谚语“寒头暖足”,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看气温!

“春捂”自有标准

是否“春捂”,要根据天气而定:

昼夜温差较大(≥8℃)时

要“捂”一会儿,早晚注意增加衣物。

中午气温>10℃时

可以适当减衣。

白昼气温稳定超过15℃时

用7到14天逐渐过渡到春装。

连续几日最高气温>20℃时

不能再“捂”了,否则会超出身体耐热限度。

“春捂”也不能一概而论,“捂”的程度应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

如果孩子不觉得咽喉燥热、身体冒汗,即便气温稍高于15℃,也不必急着给TA脱衣服;

如果孩子觉得身体被“捂”出汗,则要早点换装,不然出了汗,被风一吹反而容易着凉。

划重点!

“捂”好关键部位

头颈

保护好颈项部,可以避免风邪侵袭。外出时戴围巾或帽子,有效避寒保暖。

肚脐

肚脐和腹部的其他部位不同,脐下无肌肉和脂肪组织,血管丰富。肚脐受凉后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出现恶心、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不适。

背部

背部保暖可预防疾病,减少感冒概率。

脚部

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裤子、袜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点、暖和点,不要换得太快,脱得太早。

以上“春捂”小知识

你都get了吗?

守护好孩子的身体健康

也不离开合理膳食

日前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就学生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发布提示

建议学生

注意保持食物多样性

多吃蔬果、奶类、大豆、杂粮

适量增加鱼、禽、蛋、瘦肉等

优质蛋白质食物

根据《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

孩子的营养可以这样抓起来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