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为什么会“春困”“起床困难”?这份给孩子的“春困”自救指南请家长查收
2023-04-14 17:17:40 来源:八闽生育关怀 责任编辑:李冰 我来说两句 |
最近天气逐渐回暖,不少家长发现孩子患了“起床困难症”,早上怎么也起不来。即使晚上睡够了,等到了学校,有的孩子还会在课堂打瞌睡、趴桌子睡觉。 虽说“春困秋乏夏打盹”,但上课走神、打瞌睡,严重影响孩子学习生活,为此,小编整理了一些解决春困的小妙招,一起打败“春困”!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嗜睡、精神萎靡,很担心孩子是不是得了什么病? 首先明确,春困不是病,而是一种正常的季节性变化时出现的生理现象,是人体机能随季节和气温变化,而自身调节的一种生理现象。 冬天的时候,人体为了防止热量散发,皮肤和微细血管处于紧张收缩的状态,维持机体的生理恒温和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信息增多,人的大脑会比较清醒。 但春天一到,天气回暖,皮肤毛细血管也开始舒张,更多的血液分布到体表,大血管血容量相对减少,造成血压偏低或降得过快,从而造成大脑缺血缺氧,出现犯困的现象。 正常人群在换季时出现的困乏感,可以通过调整作息缓解,比如睡个午觉,下午就会有精神。但如果午休后,孩子仍然特别疲倦或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重下降等情况,家长就要警惕病态的春困现象,要及时就医。 有的家长认为春天孩子睡不饱,总打瞌睡,应该多给他一些睡眠休息的时间,睡够了就不会再困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会给孩子的身体带来一些伤害。 如果孩子总是白天犯困睡觉,晚上就很容易睡不着觉,有的孩子还会哭闹,影响到一家人的正常休息,然后白天再接着犯困,生物钟彻底紊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长此以往会导致脾胃功能紊乱、脾气暴躁、生长发育缓慢等不良后果。 同时,春困极易引发嗜睡现象,孩子贪睡、嗜睡,会出现精神恍惚、头晕、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脾胃消化功能等身体机能减弱,注意力和抵抗力下降等严重不良后果。 另外,青少年儿童上课时间贪睡,不仅影响孩子们正常学习,睡姿不规范,压迫神经血管,更会严重危害孩子们身体成长发育。由于睡眠过程中新陈代谢缓慢,体温下降,白天睡眠,极易受风着凉,被细菌病毒侵袭,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