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视频 > 专题 > 正文

【科普】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你需要了解这些

2023-06-14 13:25:28 作者: 来源:福建省计划生育协会  责任编辑:占芷晗   我来说两句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于5岁及以下儿童。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我省历年监测数据显示,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峰季节,9-10月是次高峰季节。

目前我省已进入手足口病高发期。

手足口病以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通常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情较轻,呈自限性,预后良好,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

极少数患儿的病情会迅速恶化,累及脑部、肺部和心脏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有哪些?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30多种血清型,其中EV-A71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

下面是最为常见致病血清型:

01

柯萨奇病毒A组6型(CV-A6)

02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

03

A组肠道病毒中的肠道病毒71型(EV-A71)

Dr.GDCDC

我省监测结果显示,近年来肠道病毒71型(EV-A71)的阳性率逐步下降,而柯萨奇病毒A组6型(CV-A6)逐渐成为主流,引起的重症数有所增加。

托幼机构/学校

正是“小神兽”们聚集的地方

因此更容易发生暴发疫情

想要严密防守不被大肆偷袭

要注意这四要点

托幼机构/学校做好四要点

1.落实晨检制

有疫情发生时,要增加午检及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及时发现病例。

发现有发热、出疹等症状的儿童,要尽快通知家长。

病例异常增多时,要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

儿童在患病期间要停课休假,直到症状完全消失后一周,凭医疗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才能够返回学校上课。

各类场所(如教室、音乐室、舞蹈室、阅览室、保育室、宿舍、教研室等)要保持空气流通和室内外卫生清洁。

每天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饮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可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

· 

尤其是患病儿童所用物品要立即消毒,对地面、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 

不适合消毒剂擦拭的物品(如书本等)可在阳光下进行暴晒消毒。

· 

在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流行季节,应增加消毒频次。

在园内、校内午睡的小朋友们应该有独立的卧铺,卧具独立存放。

· 

· 

如果有配备校车,要保持校车卫生清洁;校车应以自然通风为主,密闭的空调车应开启通风装置;每天对校车的门把手、座位、扶手、车厢地面等进行消毒。

· 

4.加强健康宣教

· 

设置充足的洗手水龙头,配备洗手液或肥皂供师生使用,每日督促和教育小朋友们按照7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

· 

教育小朋友们不要与其他伙伴共用餐饮具及毛巾等物品。有疫情发生时,尤其要叮嘱不要互相分享食物。

· 

宝宝回到家后

家长也别大意

养好五大习惯

防止“病从家入”

个人及家庭预防五大习惯

1.勤洗手

· 

孩子在饭前、便后,或者外出回家后都需要洗手。家庭成员在接触宝宝前、更换尿布时、处理粪便后都需要洗手。

手要用流动的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至少搓洗20秒。

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场所。

尿布、毛巾、衣物、被褥等应经常换洗与晾晒。

每天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饮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可用含消毒剂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酒精消毒对肠道病

4.勤观察

· 

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应同时留心观察幼儿的口腔、手、足、臀部和膝盖等是否有疱疹或斑丘疹,早晚监测有无发热情况。

· 

· 

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根据医嘱进行治疗。

· 

5.种疫苗

· 

我国已有疫苗可以针对EV-A71病毒,其作用是预防EV-A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相关疾病,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 

· 

EV-A71疫苗虽不能预防其他种类的肠道病毒,但EV-A71病毒正是引起重症和死亡的罪魁祸首,所以越早接种它越好。

EV71疫苗接种对象为6月龄-5岁的儿童,接种程序为接种2剂,至少间隔4周,为了能尽早发挥保护作用,建议孩子在12月龄前完成2剂次接种程序。

· 

希望大家掌握好这些防御技能

保护宝宝不被手足口病侵袭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