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县计生协:多措并举,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2025-03-03 11:27:47 来源:福建省计划生育协会 责任编辑:占芷晗 我来说两句 |
优化宣传服务助力生育支持 倡导新型婚育文化。在“5.29会员活动日”期间,组织指导各乡镇、村居计生协以“倡导新型婚育文化,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为主题,结合母亲节、“健康知识进万家”等宣传活动,发放《健康素养66条》《中医养生保健42条》《新型婚育文化倡议书》等宣传材料,倡导广大会员群众践行优生优育、文明健康生活理念。2024年,全县共举办宣传活动15场次,发放各类宣传册1万余份、宣传品6千余份、宣传服务覆盖人群9千余人次,大大提高辖区居民对优化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知晓率,营造了生育友好氛围。 开展“寻年味 忆童趣”迎新年宣传服务活动。 举办“5.29会员活动日”家长公益课堂。 推进儿童早期发展行动。积极构建“协会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服务体系,推动儿童早期发展工作提质扩面,进一步助力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规范现有16个“向日葵亲子小屋”运行管理,通过现场咨询服务及在亲子小屋、文化活动中心、小区广场等场所举办亲子活动,组织家长交流学习育儿知识,提升家庭科学养育和照护能力。 “向日葵亲子小屋”辅导员开展育儿指导。 巩固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建设。连江华侨中学获评第五批中国计生协青春健康俱乐部;面向家长举办“沟通之道”线上、线下讲座7场,服务2.3万人次;面向学生举办“成长之道”线上、线下活动57场,共10.3万人次参加,赠阅发放《青春期亲子沟通指南》《花季的烦恼——青春健康》《青春期心理健康读本》《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知识》等近万份公益书籍,持续推动农村地区中小学青春健康工作提质扩面。 举办青春健康讲座校园专场活动。立足“生育关怀”做实帮扶项目 定期为计生特殊家庭送去慰问和关怀,举办各类“暖心家园”活动12场次。推进计生特殊家庭适老化改造,投入1.2万元为11户独居、高龄的计生特殊家庭安装“晚晴110”系统,配置应急呼救、智能水表设备,加强社区、社工、亲属联动,解决独居、高龄老人无人看护、应急响应问题。 在“暖心家园”开展联谊交流活动。 走访慰问计生特殊家庭。 提升计生母亲发展能力,拓展“幸福工程”帮扶路径。2024年,共投入项目资金92万元,帮扶23人次,与相关企业共建“幸福工程爱心帮扶基地”,采取“企业+计生母亲”模式,增加计生母亲收入。 为计生母亲发放“幸福工程”帮扶资金分红。 加强计生困难家庭生活保障。2024年,全县共慰问计生困难家庭497户,发放慰问资金61万元。落实全县计生特殊家庭、计生困难家庭保险全覆盖,投入64.42万元,为9737户计生家庭购买意外伤害险、住院护理险,投保金额、人数均居全市前列,连续多年获评省计生保险工作先进单位。 拓展闽都助学帮扶范围。2024年,共帮扶41名计生困难家庭学子,发放助学金16.9万元。发动省福利彩票协会、县慈善总会等公益组织及爱心人士,启动退役军人计生特殊家庭第三代助学帮扶,首期募集资金29.4万元,按照“一对一”的形式为6户计生特殊家庭的7个孩子提供帮助,每人每学年受助6000元。 发放首期计生特殊家庭第三代助学金。促进家庭健康 提升健康素养 推动县级家庭健康服务中心及3个社区家庭健康驿站创建,积极开展健康知识进万家“五进”活动,着力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持续开展健康咨询、义诊服务;组织劳模志愿服务队及医疗专家开展志愿服务,赴山区、海岛偏远乡镇、福利院、养老院等地区送医赠药,重点筛查儿童先心病、老年基础病、眼科疾病等,惠及农村群众600多人次。 社区健康驿站揭牌。 开展健康知识进海岛公益讲座。 注重示范典型培育,以家庭“小细胞”催生全民“大健康”。“5.29会员活动日”期间组织100余组家庭开展“好家风·健康行”亲子运动会主题活动。推动新时代健康家风建设,推选2户家庭荣获全省“健康家庭”优秀典型案例,推选杨玉琴家庭参评全国“健康家庭”,进一步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倡导全民健康的良好氛围。 开展“好家风 健康行”亲子马拉松活动。 践宗旨 助力基层治理 拓展党建引领新路径,丰富“生育关怀·家庭幸福”党建品牌内涵,推动机关党建与协会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持续开展“双联双扶”“近邻党建”活动,积极参加“我在乡间有亩田”活动,深入开展“三进三问”,聚焦“老、小、青”等重点群体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开展健康义诊、家长课堂、暑期关爱儿童服务等党建活动,进一步探索基层计生协服务模式创新,提升育龄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持续开展法律援助“三说两访”进乡村活动,巩固“计生家庭权益维护”省级示范点建设。县、乡、村三级共聘请法律顾问20名,健全完善各级计生法律援助联络站点,举办法律宣传活动11场次,组织185名维权志愿者参与,接受法律咨询287人次,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