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老年患者的营养补充策略
2025-03-03 11:24:53 来源:福建省计划生育协会 责任编辑:占芷晗 我来说两句 |
一、重症老年患者营养补充的原则 建议所有重症老年患者都接受营养危险筛查,如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MNA-SF 营养评估,危重症营养风险评分(NUTRIC评分)等。 1. 筛查营养危险因素。 重症老年患者具有较高的营养风险。据统计, 针对有营养危险因素的患者,通过膳食调查,可对其采取人体成分测定、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综合营养评估等手段。对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可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和诊断。 3. 合理选用营养干预手段。 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之后,依托于患者实际的营养状态、吞咽功能、胃肠功能及病情轻重等因素,为患者制定并实施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 二、重症老年患者营养补充的建议 1. 根据营养目标进行营养支持。 在对于高龄重症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过程中,建议每天以 104.6 ~ 125.5 kJ/d(25 ~ 30kcal/d)为标准进行补充,并且患者每天需要摄入的目标蛋白为 1.2 ~ 2.0g/kg/d。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患者的基础代谢率逐渐降低,正常情况下的基础代谢率在 83.7kJ/kg/d(20kcal/kg/d)。因疾病类型及病程不同,患者能量需求存在差异,所以在进行营养支持时需要在急性期适当降低,恢复期适当增加,在生理活动或患病状态下,总代谢速率应该是基础代谢的 1.2 至 1.8 倍,因此老年人需要的热量是 104.6 ~ 125.5kJ/kg/d(25 ~ 30kcal/ kg/d)。老年人在受到感染、手术、创伤失血等急性创伤打击后,易发生低蛋白血症,导致患者出现组织水肿特别是肠壁水肿,从而使老年人更易发生肠道不耐受。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输注人血白蛋白或氨基酸等含氮底物来促进蛋白合成,从而改善肠道功能。 2. 建议大多数老年危重症患者术后及时进行肠道营养治疗。 (1) 推荐使用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治疗。 (2) 对于老年危重症患者,鼻胃/鼻肠道的放置建议采用盲法;插管不能成功或插管困难者,应该在内镜引导下置入鼻胃/鼻肠管;对于不能耐受内镜下置管的患者,可以在X 线引导下或超声引导下进行置管操作。 (3) 如果患者在完成腹部的外科手术后,需要长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那么建议在手术过程中帮助患者建立肠内营养支持的通路。 (4) 建议老年危重症患者开始时先进行低剂量喂养(10 ~ 20 kcal/h或500 kcal/d),随后可根据肠内营养(EN)的耐受程度谨慎调整喂养速度,5至7天逐步达到目标喂养量。 (5) 建议老年危重症患者采用非乳糖配方进行EN治疗。 (6) 建议老年危重症患者在进行营养支持时使用益生菌,以减少肠内营养性腹泻的发病率。 (7) 建议将胃肠营养液加温至接近人体体温,以防止腹泻。 3. 建议推迟个别重症老年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 在某些特殊的病情或疾病的特定时期,应推迟对重症老年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如果患者在休克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血流动力学和组织灌注不能达标时,应首先纠正休克的病因,对患者积极进行液体复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待休克得到控制后,逐步由滋养型肠内营养过渡到喂养型肠内营养。 (2)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等情况,或者在出现威胁到生命安全的低氧血症时,需要纠正后才能进行肠内营养治疗。 (3) 如果患者存在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应待出血停止或无再出血表现后再行肠内营养治疗。 综上所述,对重症老年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营养支持策略,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的情况,从而促进患者的恢复。 (中国家庭报) (责编:王丽玲)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