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访谈| 壹周谈| 原创微视频| 直播| 微电影| 专题| 往期| 团队 业务洽谈/视频爆料电话
0591 - 87079316
东南网视频 > 专题 > 《等待平凡亦有光的你》东南网公益直播带岗行动 > 福建就业政策 正文
视频加载中...
视频信息
发布日期:2025-03-04   播放时长:   来源:中国之声   责任编辑:李冰
简介:

人社部等8部门进一步推动技能强企工作 如何促进职工增技 技能增收 企业增效?

当前,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对企业技能人才队伍素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等改革任务。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技能强企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如何进一步激活各类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主体作用,促进职工增技、技能增收、企业增效?如何激发企业培训主体作用,缓解用工结构性矛盾方面有哪些实招硬招?

技能人才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力量。《意见》在激发企业培训主体作用,缓解用工结构性矛盾方面有哪些实招硬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王晓君表示,在激发企业积极性方面,要支持企业牵头打造产业、教学、评价衔接融通的技能生态链,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实训基地、产业学院等。

王晓君:为发挥企业培养使用技能人才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加强培训能力,《意见》提出“统筹利用多渠道资金资源,依托具备条件的企业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支持企业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场地和管理等要素,举办或者联合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支持企业依托职业学校、企业培训中心等建设工匠学院”。

对于企业来说,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可以有哪些政策支持?需要具备什么条件?王晓君表示,2022年9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印发《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计划2022—2025年重点支持建设400个以上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优先支持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托育、护理、康养、家政等民生重点领域建设基地。

王晓君:2022年以来,我们已开展了两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工作,共支持建设225个基地,其中生产制造类169个,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类56个,有力提升了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实施方案对申报建设单位的场所和设备年度培训规模,承担社会任务,组织实施体系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企业可以按照程序申报,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符合条件的还可以按照规定享受财政补助政策。

《意见》在支持企业自主培养评价技能人才,促进人岗相适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王晓君表示,为加大企业技能人才供给,满足企业技能人才需求,《意见》提出“大力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的项目化显性化培训模式。发挥技工院校、社会化培训机构、公共实训基地作用,培养更多理论素养高、实践能力强的技能人才”。

王晓君:为支持企业培养贴合岗位需求的技能人才,满足转型升级需要,《意见》提出“支持企业按需设立学徒岗位,对新招用职工、在岗职工和转岗职工进行学徒培养。可将签订半年以上实习协议的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含技工院校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技师班毕业生)纳入企业新型学徒范围”“支持企业建设数字人才孵化器、产业园等,开展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和数字人才技能提升工作”。

为支持企业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意见》提出,技能生态链链主企业可直接作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面向生态链内企业职工开展技能等级评价,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纳入全国联网查询系统。

王晓君:加大落实“新八级工”制度,以首席技师、特级技师评聘为牵引,带动职工提升职业技能等级。对解决重大工艺技术难题和重大质量问题、技术创新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师带徒效果明显的技能人才,可打破学历、资历、年龄、比例等限制,由企业直接认定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中提到“支持企业数字人才培育”。特别是支持数字领域龙头企业参与开发国家职业标准、行业企业评价规范、教育培训资源。支持“智改数转”企业以订单、定制、定向、项目化培训等方式加强数字人才培养,对符合职业培训补贴条件的给予差异化补贴。我国如何制定数字人才职业标准呢?

王晓君:我们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数据安全等领域挖掘培育新的数字职业序列。为积极挖掘、培育新的职业序列,开发新的就业增长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建立了新职业动态征集发布机制,在新职业公示时,同步向社会征集新职业标准稿,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发相应国家职业标准并及时向社会颁布,用于指导人员评价。

如何激发企业技能人才主动提升技能的意愿?王晓君指出,《意见》对完善企业技能人才工资分配制度、加强表彰激励等提出了明确意见。指导企业将职业技能等级作为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推动工资分配向关键岗位、生产一线和急需紧缺的技能人才倾斜。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评选和荣誉向企业一线高技能人才倾斜。

王晓君:我们还要引导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岗位分红、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办法。此外我们还将结合实际,将企业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纳入地方人才引进目录和城市直接落户范围,支持企业引进高技能人才,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