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县计生协:生育关怀暖人心,健康行动促发展
2025-03-25 11:18:04 来源:福建省计划生育协会 责任编辑:占芷晗 我来说两句 |
加强对计生特殊家庭的关心关爱:一是为全县45周岁以上的85户计生特殊家庭统一免费办理住院护理险;二是在重阳节期间,对全县81户计生特殊家庭进行全覆盖慰问,共发放慰问资金2.29万元,其中市级资金0.4万,每户500元;三是在省级心理慰藉援助中心,组织全县计生特殊家庭开展集体庆生、联谊交流、心理疏导、户外休闲、健康义诊等活动,全年共开展相关活动26场,服务477人次;四是对新增计生特殊家庭开展紧急救助,共帮扶4户,每户补助资金0.3万元,共计1.2万元。 加大对计生困难家庭的帮扶:累计发放30万元幸福工程款,帮扶6户计生困难母亲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累计投入10万元安居工程项目资金,帮助一户计生特殊家庭和一户“6.16”特大暴雨受灾户新建房屋,帮助他们实现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发放“金秋助学”金7.8万元,帮助18名计生困难家庭女孩圆梦大学;入户走访慰问172户计生困难家庭,累计发放慰问金8.6万元。全年完成298人次的住院起付线减免,减免金额17.31454万元,切实减轻了全县计生困难家庭、计生特殊家庭的就医住院负担。 此外,在计生家庭意外伤害保险保障方面,2024年,全县投保金额达104.385万元,投保户数20877户,累计赔付347户,赔付金额85.83万元,赔付率为82.22%。 进一步深化优生优育指导工作,依托在县妇幼保健医院建设的省级优生优育指导中心,开展儿童早期发展相关活动,全年,开展孕妇课堂(孕产期指导)累计5场次,覆盖孕妇173人次;开展亲子活动累计6场次,覆盖幼儿180人次;开展家长课堂累计6场次,惠及家庭242户;开展入户指导111次,惠及家庭111户;开展进农村进社区活动6场,惠及群众345人次。 持续巩固儿童早期发展阵地建设,2024年,依托实验幼儿园金逸分园、古田曙光幼儿园省级“向日葵亲子小屋”、城南社区县级“亲子小屋”等,累计开展亲子活动53场,覆盖人数519人次;开展家长课堂5场,覆盖人数87人次;开展入户访视/指导13场,覆盖户数72户;开展主题活动3次,覆盖人数94人次;制作宣传视频14个。持续在临江镇、溪口镇、蛟洋镇、古田镇、旧县镇、通贤镇、官庄乡等7个乡镇开展亲子活动、科学育儿知识讲座、儿童健康体检等,在其他乡镇开展至少1场以上科学育儿知识讲座,不断提升家长科学育儿能力,促进婴幼儿健康茁壮成长。 优化提升青春健康教育项目,依托上杭一中、上杭二中、上杭四中、上杭职业中专学校、上杭才溪中学、上杭溪口中心校等青春健康俱乐部,开展丰富多彩的面向学生及其家长的青春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培养健康阳光的生活态度,启发学生家长掌握青春期亲子沟通方法技巧,帮助更多青少年健康顺利度过青春期。2024年,各项目点共开展135场青春健康活动,其中,学生“成长之道”92场,家长“沟通之道”27场,学生“同伴之道”16场,6275人次学生和家长参加。首次联合县委宣传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开展6场青春健康进社区活动,受益200人次。上杭一中青春健康俱乐部获评“国家级青春健康俱乐部”。 联合各乡镇党委政府,深入各村(社区)、街道开展家庭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围绕全生命周期,突出对儿童、青少年、育龄人群及中老年的健康指导和服务,引导家庭树立健康理念,养成健康行为习惯,不断提升家庭健康素养和水平。 利用母亲节、三八妇女节、“5.29会员活动日”、端午节等节假日,组织协会工作者、协会会员和广大群众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性宣传服务活动,动员各乡镇计生协会利用赶集日和当地民俗节日,深入各村、社区、集市、广场等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新型婚育文化宣传活动,推动新型婚育文化走进基层、走向居民群众,引导群众树立科学健康的婚恋观、生育观和家庭观,积极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 积极发挥新型婚育文化宣传阵地宣传作用,围绕古田镇吴地社区、才溪镇下才村两个新型婚育文化公园开展各类活动,向群众宣传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健康生活新理念,丰富周边村民农闲生活的同时,推动婚育新风潜移默化地吹进千家万户。 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介,营造良好宣传氛围,持续与上杭县融媒体合作,通过上杭县电视台、融媒体微信公众号向全县广大群众宣传《民法典》、家庭健康知识、优化生育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等内容;利用协会微信服务号、各类工作微信群推送计生协各类优惠政策和工作信息。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