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视频 > 专题 > 正文

鲤城区计生协:“多彩”行动,点亮家庭幸福生活

2025-03-25 11:20:03 作者: 来源:福建省计划生育协会  责任编辑:占芷晗   我来说两句

2024年以来,泉州市鲤城区计生协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聚焦人口高质量发展、生育支持、家庭建设,持续深化改革和建设,全面落实落细“六项重点任务”,组织建设进一步健全,工作品牌进一步凸显,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高扬“旗帜红”

承前启后谋新篇

强化组织建设

召开鲤城区计生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鲤城区计生协会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总结鲤城区计生协会“六代会”以来的工作,提出今后工作的目标任务,选举产生第七届理事会理事53人,召开第七届理事会一次会议,选举产生常务理事21人、正副会长5人。

强化队伍建设

坚持“县到村、乡镇到小组、村到会员”培训制度,通过举办家庭健康指导员培训、青春健康师资培训,志愿服务队团辅沙龙等,提升计生协会服务能力和水平。开展第26个“5.29会员活动日”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岗位练兵知识竞答活动,提升计生协会工作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扩大计生协会影响力。

强化机关建设

深化拓展“深学争优 敢为争先 实干争效”行动,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开展参观“逐梦远航”档案文献展、“五史”学习教育书画展等学习活动,汲取奋进力量。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通过专题学习、体会交流、专题问答等形式,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开展理论学习12场,争当理论武装的“优等生”。

02

续航“暖心橙”

计生帮扶显成效

“暖心行动”走深走实

深入开展“暖心行动”,着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协会实施、社会参与”的计生特殊家庭帮扶工作格局。扎实推进3个暖心家园项目点建设,积极营造暖心、安心、温馨的家园环境。落实暖心关怀全覆盖走访,为计生特殊家庭及时发放一次性抚慰金,结合春节、中秋等重大节日,走访慰问计生特殊家庭、再生(养)育家庭,发放慰问金总计55万元。

“民生保障”措施有力

强化计生特殊家庭保险保障,及时发放特殊家庭经济补助和租房补助28.8万元,将计生特殊家庭全员纳入意外伤害保险投保对象;投入6.27万元为独生子女残疾家庭成员办理住院津贴保险保费;拨付计生特殊家庭“关爱小组”活动经费30.2万元,严格落实“四个一”帮扶工作模式,做到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须有所应。

在生活关怀方面,为辖区内夫妻双方年满60周岁以上的计生特殊家庭提供春节除尘保洁家政服务,支付服务费2.1万元。组织年满45周岁以上的计生特殊家庭人员进行健康体检,支付体检费6万多元。为计生特殊家庭困难家庭申请房屋修缮款2万元。

“项目帮扶”提质扩面

启动2024年第十三期幸福工程,为计生困难母亲发放幸福工程帮扶项目资金40万元;投入30万元为计生家庭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实施紧急救助项目,救助重大病灾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计生家庭,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开展母亲节慰问行动,走访慰问失独再生(养)育家庭,为他们营造“家”的港湾。深入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为学子发放助学金5万元。

启动2024年第十三期幸福工程,为计生困难母亲发放幸福工程帮扶项目资金40万元;投入30万元为计生家庭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实施紧急救助项目,救助重大病灾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计生家庭,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开展母亲节慰问行动,走访慰问失独再生(养)育家庭,为他们营造“家”的港湾。深入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为学子发放助学金5万元。

03

汇聚“向阳黄”

优生优育出实招

提升服务可及性

借助鲤城区妇幼保健院、农工党专业医疗资源,发挥鲤城区优生优育指导中心、鲤城区儿童早期发展指导中心作用,持续为育龄群众和家庭提供儿童保健、孕检婚检、两癌筛查等优生优育宣传、咨询、指导等服务,受益群众4万多人;开展“同心妇幼健康行”活动13场次,持续为育龄群众和计生家庭提供可及、便捷、科学、权威的优生优育指导服务。

育儿队伍显担当

启动鲤城区第三批《育儿宝典》儿童早期发展育儿书籍赠阅工作,儿童保健家庭指导员走村入户,为1862户婴幼儿家庭提供科学育儿指导。开展鲤城区第六期育婴员培训课程,培训学员52名,成功为社会输送0-3岁婴幼儿照料和教育服务提供技能人才。

亲子成长迎朝阳

发挥10个鲤城区级向日葵亲子小屋阵地作用,开展“泡沫之夏 童心飞扬”“我运动 我健康”“龙蛇飞动迎新年”等主题亲子互动活动、家长课堂95场,让婴幼儿家庭享受到“家门口”的科学育儿服务。

04

守护“青春绿”

青教品牌有厚度

赋能前行,青教发展添聚力

积极承接2024年泉州市青春健康系列活动、“普及健康教育 守护美好青春”人口与家庭专题片拍摄,深入中小学、社区开展“向阳花公益讲堂”主题讲座、团体辅导6场次。在鲤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成立“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启动“校家社共育 为成长赋能”5+1系列活动,举办“爱在鲤城 家校共育”“护航青春 健康成长”等活动30多场次,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成长氛围。

守正创新,搭建成长新天地

承接成都市计生协会调研考察项目,展示鲤城区计生协会青春健康项目特色。举办第三届“世遗小小志愿讲解员”成长营活动,35名讲解员通过考核,发挥青春之力,讲好“鲤城故事”,为创建“世遗典范城”贡献力量。创新开展周末“邻里课堂”、“青育邻里”夏令营、即兴喜剧体验等活动38场,进一步充实青少年周末、假期生活。

坚守初心,家校协同共蓄力

连续11年开展青春健康“沟通之道”家长培训,在刺桐社区、昇文小学开展2024年度青春健康“沟通之道”家长培训2期,共计12个主题课程,受益家庭71户。

05

筑牢“健康蓝”

家庭发展谱新篇

线上线下,“健康基石”不断夯实

持续推广“海都智慧”APP,12.3万多人注册“健康知识进万家”小程序,开设“健康伴‘鲤’”知识专栏,线上线下齐发力,推动健康知识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引导家庭树立健康理念,养成健康行为习惯。

共建共享,“健康底色”不断增亮

联合鲤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家庭健康服务中心”,围绕爱耳日、糖尿病日、立冬等节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健康义诊、入户送健康等活动60多场,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升家庭成员健康素养水平。鲤城区蒋清华家庭“健康家·优育”好故事获中国计生协表彰,两户家庭获评省级“健康家庭”称号,《莲花升》作品获评健康家味道典型案例。

用心用情,“健康活力”不断迸发

开展“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系列宣传服务活动,进一步推动艾滋病防治工作,营造全社会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深耕“爱家爱子”科教沙龙品牌,开展家庭教育主题沙龙71场,将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心理健康等知识普及到千家万户。

06

绘就“幸福紫”

婚育新风入人心

唱新曲 ,婚育宣传接地气

开展“倡导新型婚育文化,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暨计生协第26个“5.29会员活动日”主题宣传服务活动,通过文艺节目、知识问答、举行古城徒步打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新时代婚育文化和健康生活理念,促进家庭和谐幸福美满。

鲤城区各级计生协会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特色鲜明的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30多场,唱响“婚育新风进万家”进行曲,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氛围。

搭鹊桥 ,婚恋交友牵红线

持续拓展单身青年社交圈、朋友圈,开展工贸产业人才交友联谊会、“邻里佳缘 数联合璧”、“不负青春·这鲤找搭子”等婚恋交友活动3场,新型婚育文化宣传服务活动,打造婚恋交友新空间,进一步引导辖区青年人才树立积极向上的婚恋观,探索数据赋能新型婚育文化建设新模式。

联合鲤城区委宣传部(文明办),浮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组建笋江月老志愿服务队,开展8分钟约会、姻缘一线牵等特色服务,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争做婚嫁新风的倡导者。

造空间,青年夜校聚人气

坚持“青年下班,夜校开门”原则,联合鲤城区委人才办、团区委启动2期青“悦”夜校课程,围绕“悦学非遗”“悦动青春”“悦食有味”“悦享生活”四大主题,推出12门青年互动学习交友精品课程,特别开设“爱情心理学”婚恋讲堂、非遗手作、桌游等单身青年课程17节,加强青年婚恋观家庭观引导,提供实现思想进步、丰富文化生活、开展社会交往、提升健康素养的交友空间。

展望未来

2025年,鲤城区计生协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鲤城区委、区政府和市计生协会的决策部署,坚持政治立会、服务兴会、队伍强会,围绕促进人口和家庭发展,持续深化改革和推动落实“六项重点任务”,积极倡导新时代婚育文化,做好计生特殊家庭帮扶、生殖健康咨询服务、家庭健康促进等工作,不断创新工作品牌,提升服务能力,助力鲤城全面建设高质量“品质名城·现代都市”。

来源:鲤城区计生协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