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典型】顺昌县:青春健康从“游击战”迈向“阵地战”
2025-07-28 17:48:26 来源:八闽生育关怀 责任编辑:李冰 我来说两句 |
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不仅关系到个人成长,更关乎家庭幸福与社会未来。经过一年试点工作,南平市顺昌县计生协会以创新机制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协同育人为支撑点,推动青春健康工作从“游击战”迈向“阵地战”,构建起家、校、社“三位一体”的青春健康教育新格局。2025年9月,该工作模式将在全县中学全面推广,持续擦亮“青春健康”品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护航。这一实践不仅破解青春健康教育“最后一公里”难题,更探索出一条青少年健康服务新路径,交出一份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顺昌答卷”。 1 聚势赋能 多部门协同构建工作推进机制 (一)主动作为,精心谋划强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愈加突出,以2023年顺昌县第一中学七年级学生为例,离异家庭占25%,留守学生占25%。针对这一现状,顺昌县计生协会主动作为,向上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2024年3月,南平市计生协会确定顺昌县为“青春健康工作”试点县,并给予5万元经费支持。顺昌县计生协会抓住这一契机,多次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主动联系县教育局、县卫健局、县财政等部门,获得重视支持,县财政拨付5万元专项工作配套经费,形成“政策有支持、资金有保障、推进有力度”的工作格局。 顺昌县召开“青春健康进校园进课堂”工作推进会。由县计生协、县教育局、县卫健局、县妇联、县医院、县一中、县二中等单位组成工作专班。 (二)部门联动,找准问题突破点。为推进青春健康试点工作,顺昌县计生协会与县教育局、县卫健局等部门组建工作专班。工作专班深入调研青春健康工作现状,并前往“省计生协青春健康试点校”武平三中考察,发现此前仅通过校园青春健康俱乐部、家长会等开展活动,是应景式“唱山歌”,缺乏全面系统教学,难以“入脑入人心”。因此,工作专班制定《顺昌县推进青春健康教育进校园进课堂工作实施方案》,决定将应景式的“游击战”式教育改为进入定期课堂教学的“阵地战”式教育,以七年级小升初新生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的阶段为“突破口”,按照“每两周至少安排一堂青春健康课”的要求,安排进七年级课堂教学任务。 (三)闭环管理,常态督导促实效。建立常态化跟踪督导,形成“督导—评估—改进”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工作规范化开展。县计生协会每月不定时到试点校园七年级《青春期教育》课堂听课,课后对师生进行采访记录。2025年4月召开“顺昌县青春期健康进校园进课堂工作”效果评估会,400多份调查问卷结果表明:校园“青春健康”进课堂后,学生们对青春期身心变化、自我保护意识、积极人际交往、主动沟通交流等知识的知晓率和正确世界观的养成大幅提高;师生、家长的好评率、满意度分别达95%、81%;学生获得和产生新认知的达68%。 2 固本强基 课堂教学筑牢青春健康主阵地 (一)创新教材,量身定制课程体系。中国计生协《成长之道》教材仅有9课时,无法满足教育部门“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安排课堂教学至少要15节课时以上”要求。因此,顺昌县以问题为导向,决定创新编写教材,从县人口与家庭健康促进专家库和中小学校中遴选出6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职心理教师,成立青春期健康教材编委会,在中国计生协“沟通之道”“成长之道”课程基础上,增添了同学沟通、师生交流、学习方法和时间有效管理、情绪管理、家庭和谐关系等内容,编写15节课时。2024年9月,《青春期健康教育》(七年级)教材编制完成,为青春健康教育进入课堂主阵地打下坚实基础。 顺昌一中富州校区青春期健康教育课堂上师生互动。 (二)课堂革命,多元教学提质增效。顺昌县一中、二中共有1200多名七年级新生。县计生协、教育局决定以县一中、二中作为“青春健康进校园进课堂”试点校。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讲座式授课方法,创新采用“三维互动”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参与度和获得感。“知识互动”环节,通过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青春期热点问题;“情景互动”环节,设计角色扮演、心理情景剧等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成长;“家校互动”环节,布置“亲子沟通作业”,促进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2024学年,县一中、二中共25个教学班级完成了312堂青春健康教学任务。 顺昌一中思贤校区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课堂场景。 (三)师资赋能,多管齐下激发活力。为提升教师从事青春健康教育的积极性,顺昌县打出“政策激励+专业成长”组合拳。一方面,青春健康入课堂后,教育部门将青春健康教学工作量纳入教师职称评定项,大大激发教师积极性。县青春期健康教材编委会统一编写了教案、PPT课件,发布在“健康顺昌”微信公众号,赋能专(兼)职教师。另一方面,县计生协与人社局合作开展师资培训,参训教师可考取情绪疏导专项职业能力认定证书,提升专业素养。在政策激励和专业支持下,试点学校教师参与青春健康教育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县一中、二中不少生物、思政等科任教师以及班主任充实“青春健康”师资力量。 3 协同共育 构建家校社 “三位一体”育人体系 (一)活动牵引,主题实践深化教育成效。县计生协以主题活动为“爆破点”,联合教育、团委、妇联、社区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演讲、手抄报比赛、心理健康情景剧大赛等各类活动,推动青春健康教育从课堂向课外延伸。2025年3月,举办“守护青春・向阳而生”心理健康主题情景剧汇演,全县28所中小学215个班级参与。汇演采用网络直播,观看人数达6万多人次。同期开展“青春正当时・健康新征程”手抄报比赛,吸引20多所学校700余名学生参赛,96个班级和个人获奖,优秀作品在校园宣传栏和社区文化墙展出,提升师生、家长关注度,营造关注青春健康的良好氛围。这些活动不仅检验了课堂教学成果,更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认知、疏导心理,实现“寓教于乐、融学于趣、化教于心”。 2025年3月,举办“守护青春・向阳而生”心理健康主题情景剧汇演。 (二)平台拓展,线上线下融合延伸阵地。打造“线上+线下”双平台,拓展青春健康教育空间。线上依托“健康顺昌”微信公众号,开设“青春健康”专栏,发布教材课件、科普视频和心理疏导技巧,为师生、家长提供便捷的学习资源;线下在北门社区设立校外(家长)心理辅导站,配备咨询室、沙盘室、宣泄室、放松室等设备设施,为心理亚健康人群提供免费疏导服务。2025年接待咨询360余人次。 (三)体系完善:协同联动提升育人效能。县计生协会通过联合教育、人社、妇联、社区等部门,共同构建起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体系,实现“学校主导、家庭参与、社区延伸”的全链条服务。学校发挥主阵地作用,将课程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家庭发挥基础作用,通过“沟通之道”家长课堂和亲子活动,提升家长育人能力;社区发挥延伸作用,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站等场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南平市顺昌县计生协 通讯员 林密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