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视频 > 专题 > 正文

三说释理 两访连心

2025-09-05 17:13:54 作者: 来源:《人口与家庭》第2期  责任编辑:邓慧杰   我来说两句

维护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计生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内容。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福建省计生协在全国率先开展计生家庭法律援助工作,相关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

2022年以来,为更好践行“四下基层”“四个万家”,省计生协探索创新,开展以案说法、以案说德、以案说责和热情接访、主动下访“三说两访”维权活动,更好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切实维护广大育龄群众和计生家庭合法权益。2024年“三说两访”工作法获评省直机关党支部“百个创新”党建品牌。

一、以案说法,强化普法宣传,当好政策“宣传员”

深入基层扎实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新时代婚育文化等主题宣传。发动基层6.5万名计生协小组长开展普法进万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解读惠农政策、普及法律常识,现场讲解婚姻家庭、土地承包、损害赔偿等典型案例,让广大计生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制作32集《民法典》动画宣传片,在省计生协官网官微、“新福建”APP、东南网等媒体平台推送传播。面向企业宣传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和职工生育假等相关权益法律规定,推动落实相关待遇。

二、以案说德,推动社会和谐,当好家风“引导员”

结合新型婚育文化建设,注重释法析理,以案说德,引导广大群众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比如,在长乐区二女户陈某赡养费纠纷调解中,向当事人女儿宣讲法定赡养义务和孝老爱亲传统美德,为陈某争取到每月750元赡养费,加强养老服务保障。在协助清流县嵩口镇计生独女户刘某追讨苗木款纠纷中,积极劝导失约的收购方信守承诺、诚信经营,为刘某挽回6000元经济损失。通过引导,进一步教育鼓励基层群众传承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切实提高诚信守法意识。

三、以案说责,促进息诉止纷,当好矛盾“调解员”

在调处化解邻里纠纷、伤害赔偿纠纷中,注重通过案件事实、法律责任的深入分析、梳理,帮助群众明晰各方权责利,主动承担法律责任,防止推诿扯皮,促进定分止争。在调处仙游县2户计生家庭房屋相邻权争议时,从相邻关系的法律规定入手,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让争议双方权衡利弊,共同接受了合情合理的和解方案,促进邻里和睦。在惠安县林某交通事故伤害索赔案件中,力陈交通主管部门和道路养护公司责任,最终为林某争取到89.82万元赔偿款,保障其后续治疗和护理所需费用。

四、热情接访,畅通维权渠道,当好烦恼“倾听员”

全省各级计生协共建成3986个计生协法律援助站,为计生家庭提供计生政策、优惠奖扶、权益维护等法律法规咨询服务。建立计生协法律援助站接访制度,开展接访日群众“五个一”服务,推行“一张笑脸相迎、一句问候在先、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解渴、一片诚心办事”的“五个一”接访理念,坚持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事情当“家事”,对来访群众热情接待、倾听诉求、做好记录。同时,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结合“网上计生协”建设,普遍设立法律咨询服务热线,着力打造计生群众权益维护“绿色通道”。

五、主动下访,提供暖心关怀,当好群众“服务员”

省计生协领导带头,带动各级计生协深入基层访民情、解民忧,重点走访计生困难家庭、计生特殊家庭、农村“三留守”人员等群体,紧扣接访收集的问题线索,及时了解帮助解决困难和诉求。特别是对计生特殊家庭的日常生活、心理疏导、养老保障问题,省计生协入户走访70多户计生特殊家庭,坚持入户见人,并将帮扶意见建议呈报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呼吁建立计生特殊家庭特别扶助金动态调整、定期增长的长效机制,2022年7月省计生协相关意见建议被采纳实施,我省计生特殊家庭每人每月增加140元。

“三说两访”维权工作法,充分发挥计生协根植基层、网络健全、联系群众的组织优势,切实做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开展活动以来,全省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6121件,调解民事纠纷3.3万宗,接访3.27万人次,下访8334人次,解决问题3266个,为计生家庭挽回经济损失1.1亿元,为增进社会和谐、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办公室)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