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救措施要记牢!
| 2025-09-05 17:13:29 来源:《人口与家庭》第3期 责任编辑:邓慧杰 我来说两句 |
编者按: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更好地服务好婴幼儿家庭,省计生协、省儿童医院在本刊联合推出“儿童医院话健康”系列科普文章,普及儿童成长健康管理、疾病预防及科学养育等实用科学知识,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儿童急救措施要记牢! ——“儿童医院话健康”系列科普(一) 天真活泼的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与探索欲。然而,由于年纪小、自我保护能力弱,意外常常在不经意间悄然降临,倘若身边的人不懂急救知识,错过最佳救援时机,后果不堪设想。 异物卡喉急救措施 生活中,有不少孩子被异物卡喉,因未能得到及时救治,而最终遗憾致死的案例。那么,孩子被异物噎住时,要采取何种急救措施呢? 通常,孩子被异物卡喉后如果还有反应,比如还在呼吸、挣扎,这时应尽量先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者站在孩子身后,一手握拳,拇指顶住孩子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剑突下方,另一手抓住握拳的手,快速、有力地向内、向上冲击孩子上腹部,每秒约1次,直到异物排出。 但要注意,千万不要盲目用手指去抠异物,因为这样很可能把异物推向更深处,加重危险。 如果施救过程中发现孩子已经没有呼吸反应,整个人瘫软,这时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在按压胸廓的过程中,有可能通过气流将异物冲出来,要按照常规心肺复苏的步骤进行人工呼吸,并检查口腔异物是否排出。 溺水急救措施 每年夏天,溺水事件屡见不鲜。但是现场施救者能给予合理急救的比例并不高,超过三分之二的急救操作都是错误的。 不少人觉得,把溺水者肚子里的水控出来是头等大事,其实这些所谓的控水操作不仅没必要,还可能因此耽误了最佳急救时间,给患者带来更大的伤害。 那么,溺水后正确的急救措施是什么呢? 如果溺水者没有反应、没有呼吸或仅有濒死样呼吸,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的基本流程是“CAB”,即先心肺按压,再开放气道,然后人工呼吸。但溺水导致心脏骤停时,心肺复苏的顺序与一般情况略有不同:溺水后的心肺复苏要先采用仰头抬颌法开放气道,快速清理肉眼可见或可触及的堵塞呼吸道的杂物,随后进行人工呼吸,之后才是胸外按压。此时切勿再采取拍背、倒提孩子抖水等无效且可能耽误急救时机的操作。 (福建省儿童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林敏) |
相关阅读: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