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 盐少一点,健康多一点
| 2025-10-09 14:53:57 来源:八闽生育关怀 责任编辑:邓慧杰 我来说两句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而我国居民的平均摄入量却远高于此。《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人均每日烹调用盐为9.3克。烹调使用食盐虽然能够增添食物风味,但过多摄入却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肾脏负担加重、胃壁保护减弱,甚至增加胃癌风险。高盐饮食还可能影响钙质吸收,引起骨质疏松。老话说“我吃的盐比你走的路还多”,这话背后的健康风险,可不是开玩笑的! 哎,做饭时候也没觉得撒很多盐,怎么就盐过量了呢?盐都是从哪儿来的呢? 食物中的隐性盐 除了烹调用盐,预包装食品,如加工鱼类、肉类、蔬菜、豆类等制品,以及方便食品、焙烤食品,调味品、预制菜、外卖食品、营养素补充剂中也包含了盐。此外,天然食物(如粮谷、蔬菜、水果、肉、禽、鱼、蛋、豆等)中通常也含有一定量的盐。 预包装食品中钠含量≤120mg/100g(或100mL)的食品才是低盐(低钠)食品哦! 原来盐这么会“隐身术”啊!看来,是时候一起来定一个减盐小目标了! 02不同人群的减盐标准 在家庭餐桌上,每位成员的健康状况和年龄决定了他们各自的减盐标准: 幼儿期:2至3岁,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不宜超过2克。 学前期:4至6岁,食盐量应控制在3克以内。 学龄期:7至10岁,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不超过4克。 青少年与成人:11岁及以上的青少年和成年人,食盐摄入量应限制在5克以下。 慢性病患者:应更加注意减少食盐的摄入,每日摄盐控制量注意要比正常人更低一些。 减盐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在掌握日常每天的食盐个人用量基础上,每餐减少5%到10%的盐,适应2至6周后,再减少5%到10%,循序渐进,逐渐降低摄入量,最终达到每天“盐不过5”的目标。 别担心,减少5%至10%的烹调用盐并不会影响菜的口味哦!少一点盐,可以让我们尝到食物本来的鲜美。 确实,调整饮食习惯是个挑战,但想想看,盐少一点,健康却能加一点,多好啊! 03家庭烹饪如何减盐? 1.合理选购食材 以低钠盐替换传统食盐;优先选择新鲜的肉类、鱼类、蛋类、蔬菜和水果,在不加或少加食盐的情况下它们依旧美味可口;留心那些预包装食品的配料表和营养标签,挑选钠含量较低的食品;检查调味品的含盐量,培养查看食品营养标签中“钠”含量的好习惯;减少购买酱菜、腌肉、蜜饯、罐头、膨化食品、挂面、面包和饼干等钠含量较高的食品;选购预制菜时,考虑食材、配料和加工方式,倾向于那些采用低盐烹调手法的菜肴。 2.科学烹饪 使用限盐勺、限盐瓶等工具来控制盐的用量;善用葱、姜、蒜、辣椒、柠檬、香菇、芹菜、香菜等天然食材和调味料来增添风味;调整烹饪方式,多采用蒸煮,少用红烧、酱爆等高盐方式;晚放盐好于早放盐。 04单位食堂、餐饮机构如何减盐? 1.个人点餐时主动“少盐” 无论是外出就餐还是点外卖,都要记得主动要求“少盐”;多选择那些蒸煮、清炒等烹调方法制作的清淡口味菜品,优先选择菜单上标示低盐的菜品。 2.食堂、餐饮机构主动减盐 单位食堂、餐饮机构除了在烹饪过程中参考家庭减盐技巧外,还可以这样来减盐: 积极主动创建营养健康食堂和营养健康餐厅; 建立用盐登记制度; 厨师接受低盐菜品制作的技能培训; 标识菜品的盐含量; 改良创新,提供低盐菜品; 服务人员主动询问顾客是否有减盐需求。   | 
  
相关阅读: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