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实践 婚育文化 | 荔城区:以“十音八乐”奏响新型婚育文化新乐章
| 2025-10-16 17:42:26 来源:福建省计划生育协会 责任编辑:占芷晗 我来说两句 | 
近年来,莆田市荔城区计生协紧扣优化生育政策主线,立足本地实际、贴近群众需求,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音八乐”作为传播新型婚育文化的核心载体,创新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婚育新风宣传进村入户活动。通过非遗文化与婚育理念的深度融合,推动文明婚育观念渗透到群众日常生活场景。 依托非遗 IP,延伸婚育服务触角 荔城区计生协聚焦“十音八乐”的文化影响力,以黄石镇惠下村“惠洋十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抓手,构建“村委会牵头+计生协志愿者参与”的联动机制。“惠洋十音”器乐组合丰富,四胡、尺胡、八角琴等特色器乐合奏时韵律明快、气氛热烈,兼具南北音乐风格,深受村民喜爱。该村持续20年开办少儿十音培训班,代代培育非遗传承人,不仅让古老艺术焕发新生,更以培训班为纽带,将婚育新风融入艺术教学场景。在各类晚会上,通过“十音八乐”表演将婚育文明理念融入节日氛围。 原创特色曲目,打造婚育宣传新载体 在荔城区计生协指导下,北高镇院后村以十音八乐为基础,创新婚育文化传播形式。由镇计生协牵头组建15人十音八乐队,成员平均年龄50岁以上,多为本地音乐爱好者,其中5名为计生协会员。乐队不仅演奏传统曲目,更结合农村婚育需求,自编自导115个涵盖婚育新风、孝老爱亲主题的现代曲谱,以莆仙方言演唱,实现“接地气、聚人气”的传播效果。同时,依托幸福院文娱场所(每周定期开放),为村民提供文化参与空间。通过参与传统节日、“5.29”会员日、村民乔迁祝寿等喜庆活动,以及公益性文艺演出,推动乡村文艺宣传队从“自娱自乐”向“参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转型,让婚育新风随乐声走进千家万户。 (一)文化传承与群众生活双提升。惠下村、院后村十音八乐队常年活跃于村居田间,既实现队员“老有所乐”,又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惠下村每年免费开办的惠洋十音培训班,累计培养800余名青少年传承人,有效解决农村家庭“孩子看护”问题,让孩童在家安心、家长在外经商放心。 (二)婚育观念转变成效显著。在十音八乐文化浸润与婚育宣传引导下,村民婚育观念逐步转变。以院后村村民叶金柏家庭为例,其孙女出嫁时,原定男方支付彩礼38.8万元,经村里婚育新风宣传引导后,叶家主动退返彩礼,成为全村首个“女方出嫁零彩礼”家庭,为区域推动“婚事新办、婚事简办”树立了典型,带动更多家庭践行新型婚育观念。  | 
  
相关阅读: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