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视频 > 专题 > 正文

传染性强,有人全家“中招”!这种病毒进入流行期

2025-10-16 17:41:42 作者: 来源:福建省计划生育协会  责任编辑:占芷晗   我来说两句

近日,在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专家介绍,国庆中秋假期结束,旅游返程后需重点关注三类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同时,不少网友发文称,孩子中招了“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有孩子因此住进ICU。

当前气温变化大,不少人因免疫系统调节不及时导致抵抗力下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逐渐增多。除了流感、肺炎支原体等常见病原体外,一些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患者开始增多。

呼吸道合胞病毒进入流行期

上海市儿童医院,近日因发热、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症状前来急诊就医的儿童比9月底高出了30%左右,而近期呼吸科病房里阳性率首位的也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中最小的才1个多月。

医生介绍,此前接诊到一例5岁的呼吸道合胞病毒小患者,经询问发现家中外婆、妈妈等也都有感染症状。

专家介绍,往年它的流行期从10月中旬开始,今年流行期有较明显提前。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副主任表示,预计今年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流行周期可能会比较长。

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北方地区每年的10月份到次年2月份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高发期。目前,华北部分地区散发病例逐渐增多。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病毒。

该病毒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及亲密接触(如拥抱、亲吻)传播,感染初期常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包括打喷嚏、鼻塞、发热等。

婴儿和老人容易出现重症

北京儿童医院感染与病毒研究室主任表示,呼吸道合胞病毒逐渐成为威胁老人和婴幼儿健康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尤其是1岁以内的婴儿更需加强防护。

专家表示,容易出现重症和危重症的,主要是小年龄婴儿和老年人。通常1岁以内的小年龄婴儿更易发生重症,有的甚至不到8个月;65岁、70岁以上的老人也是高危人群。

需要注意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危害并不会随着儿童出院而完全消失。大量研究证实,婴幼儿时期严重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儿童期乃至成年后反复的喘息和哮喘发作密切相关。

也就是说,一次感染可能影响孩子长期乃至终身的呼吸健康。因此,家长切莫忽视孩子感染后的不适症状。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感染症状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2-8天,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

轻度症状

鼻塞、流涕、咳嗽、喉咙痛、伴或不伴发热、声音嘶哑等。

重度症状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加重、喘息、呼吸急促、三凹征(呼吸时胸骨、锁骨上、肋间隙凹陷)、鼻翼扇动或呻吟等。喂养困难:婴儿吃奶减少或异常哭闹。精神状态:烦躁不安、嗜睡、昏迷等。家长请注意,若发现孩子出现以下症状,务必及时就医!

体温>38.5℃,反复不退;

烦躁哭闹、精神状态差;

食欲降低或拒食,伴脱水表现;

鼻孔张开使劲呼吸,肋骨或胸廓下方肌肉向内凹陷;

呼吸困难、急促伴呻吟;明显咳嗽伴喘息,甚至憋喘。如何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

目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专家表示,对于呼吸道病毒的有效预防,可以分为非药物防范和疫苗接种两种方式。

非药物防范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衣袖或肘部遮掩口鼻。

不随意丢弃带有分泌物的纸巾。

勤洗手和不聚集,尤其是尽量不带婴幼儿去人员密集区域。

专家提醒,有些家长一回家就对着孩子亲亲抱抱,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家长可能携带病毒但没有症状。尤其成人咽部不适时,最好戴着口罩照顾孩子。

目前能应用的疫苗只适合于65岁以上的老人。在流行季节到来前或流行期间,1岁以下婴儿和有基础疾病的高危儿童家长可咨询当地专业医生,视具体情况接种呼吸道合胞病毒单克隆抗体(RSV单抗)注射液。

RSV单抗注射液可提供特异性被动免疫防护,注射单抗后可快速产生保护效应,建议在流行季前和流行季完成注射。

紧急提醒

一旦孩子出现高热不退、

剧烈咳痰、呼吸费力等情况

务必尽早就医

同时

家庭成员之间应注意防护

避免交叉感染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