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访谈| 壹周谈| 原创微视频| 直播| 微电影| 专题| 往期| 团队 业务洽谈/视频爆料电话
0591 - 87079316
东南网视频> 专题> 文脉颂中华> 传承人说 正文

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风采录丨吴传来:让民间故事代代相传

发布日期:2018-09-06   播放时长: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责任编辑:李涛

浙江绍兴古城,台门如星,有句民谚云:“绍兴城里十万人,台门足有三千多。”这一极具特色的建筑模式,蕴藏着绍兴古城老一辈人的岁月记忆,推门而进的天井里、曲径上、花园里似乎都散落着人们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和奇闻逸事。徐文长的故事、绍兴师爷的故事、王羲之的故事……大人们讲得兴致盎然,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台门逐渐被高楼大厦所取代,那些代代流传的民间故事也从此散落于民间。在绍兴,有一位老人叫吴传来,他从小喜欢听故事,一辈子喜爱收集和讲故事,在他日积月累的收集和讲述下,这些民间故事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2008年,徐文长故事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他也被评为该项目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从小痴迷听故事

今年已70多岁的吴传来,别看身子骨瘦削颀长,说起话来却底气十足,讲起故事来,更是滔滔不绝。“小时候听得最多的是徐文长的故事,因为他的故事内容多是替百姓打抱不平,诙谐有趣。”吴传来说,“再加上小时候住的地方离徐文长的青藤书屋很近,所以他的故事听得最多。听说,这些故事都是从徐文长的亲邻那儿一代代传下来的。”

听的故事多了,脑子里也记了不少。小时候,爱说爱闹的吴传来只要扎在人堆里,就喜欢给其他小伙伴讲上几个。“有一天,徐文长的伯父想试试孩子们聪明不聪明,在竿上挂了礼物要分给他们,但要求不能让竿子躺倒,也不能垫着凳子去取,这下难倒了大家。只见徐文长把竿子放进井里,很容易就够着礼物了……”吴传来兴致勃勃地讲起了他们小时候最爱听的徐文长的经典故事。“竿上取物、徐文长路经枭姬祠等,这些故事在绍兴妇孺皆知,大家都很爱听。”吴传来说。

满城跑去收集故事

吴传来17岁当兵,在部队里最拿手的节目就是讲故事。由于母亲无人照顾,吴传来从部队转业后,向组织提出到离家近的地方工作。于是,他被分配到绍兴粮食机械厂,而这家机械厂恰恰与徐文长的青藤书屋只有一墙之隔。

之后,吴传来决定开始收集徐文长故事。“那时大家经常讲的徐文长故事没有什么文字记载,都是口耳相传。”吴传来说,他决定用毕生精力去收集这些故事,并把它们记录下来。上班闲暇时,他总喜欢给工友们讲几个故事,也央求工友们讲他所不知道的故事。有些短故事,他还把它写在黑板报上,供大家一乐。时间一长,工友们的故事都被他淘尽了,他便开始骑着自行车满城找老人给他讲故事。一趟听不完,他还会准备些烟酒,下次接着上门去听。

从此,吴传来的业余时间基本用来收集、记录和讲故事,不仅是徐文长,他还收集了不少绍兴师爷、绍兴台门弄堂的故事,并陆续整理出版。目前,经他收集成册的徐文长故事有300多篇。

故事要一代代传承下去

在绍兴,民间流传的故事有徐文长故事、王羲之故事、绍兴师爷故事,其中徐文长故事流传最为广泛。在吴传来看来,故事里的徐文长,才智过人,好打抱不平,喜欢替老百姓出头,这种疾恶如仇、惩恶扬善的朴素价值观,正契合了绍兴的文化基因,所以绍兴的百姓都很崇拜他,故事也流传得最多。

绍兴市文化馆馆长俞斌说,作为重要的机智人物故事,民间文学界素有“北有阿凡提,南有徐文长”之说。徐文长故事产生于明代中晚期,至今绵延不绝。徐文长故事以历史人物徐文长的逸事趣闻为基础,吸纳了大量机智人物的故事类型,日积月累,渐趋丰满,经民间广泛流传,多次收集整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故事群。故事内容包括惩罚土豪劣绅,抗击倭寇的奇谋战绩;解决疑难问题的智慧和谋划;对敌人的辛辣讽刺,对朋友和百姓的百般呵护。而且,徐文长故事集文学价值、史学价值、人文价值于一体,所以更应该传承好、保护好。

“民间口头文学因为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要选出一位传承人很难。一般来说,国家级传承人至少要储存相关故事四五百个,故事也要讲得引人入胜,让人听得有味道。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要投身非遗保护工作,去记录、传承、传播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吴传来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俞斌说,目前,他们正在通过各种措施鼓励年轻人跟着吴传来学讲故事,让徐文长故事代代传承下去。